武漢中央商務區原址為空軍漢口機場,規劃布局包括中心商務區、全新生活城服務區、綜合商業商務區及生活居住區四大功能區。經過10年的勵精圖治,泛海城市廣場、泛海國際SOHO城、泛海國際中心、泛海國際櫻悅海園等9大國際居住區陸續建成并先后投入使用,項目配套的王家墩公園、紅領巾學校、地下交通環廊、地鐵中心站等市政設施工程建設順利推進,438米武漢中心主體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施工,等高姊妹樓武漢世貿中心已開工建設,建成后將與武漢中心形成世界第一規模的雙子塔。
隨著商務區地標樓宇的加快崛起、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善、產業生態的逐步健全、興業安居環境的全面改善,商務區的各項事業發展已由前期開發建設轉而向后期運營服務轉變,武漢物業公司作為泛海物業專業致力于為集團在武漢開發建設項目提供多業態物業管理與服務的主力軍,義不容辭的承載著為集團開發項目保值增值的光榮使命。因此,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加快自身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檔升級,堅定不移貫徹集團領導關于“建設一流CBD”產業集聚發展的精神指示,深入推進商務區商務商貿功能的強化、樓宇經濟的高速發展,已是擺在整個泛海集團物業人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為此,集團領導、物業總部領導高瞻遠矚、變革創新的提出以武漢物業公司為泛海全國試點項目,舉集團之力,傾情研究開發了“泛海e生活”智慧城市服務平臺,為全面發力創建智慧CBD,落地實施物業智慧化建設邁出關鍵步伐。
一、著眼一流CBD服務功能,高起點規劃智慧服務平臺。
(一)前期調研階段。由于目前國內在使用的物業服務平臺多不勝數,但能同時滿足用戶體驗、創新性、實用性等諸多方面需求的企業卻鳳毛麟角。為了打造“泛海e生活”智慧城市服務平臺全面性、創新性、實用性、獨創性的特點,集團領導、物業總部領導親自帶隊赴廣州、深圳、上海等地,對國內知名智慧服務平臺進行調研考察,汲取先進經驗,決心開發出一款以物業服務為基礎,同時為業主創造更多智慧化、多元化社區生活方式的物業服務平臺產品。
(二)研討分析階段。經過對市場定位、客戶需求分析、功能需求的研討,研發組研究決定,“泛海e 生活”智慧城市服務平臺由客戶移動平臺(客戶APP)、員工移動平臺(員工APP)和數據管理后臺(PC端)三大板塊組成;共包含有13個模塊子系統:客戶溝通管理、繳費管理、接報修搶單、采購庫存、健康管理、設施設備管理、巡航管理、調查問卷、績效管理、資產管理、生活服務、泛海豆管理、云數據管理。將提供涵蓋行政辦公、生活繳費、信息查詢、金融服務、社交互動等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便民服務。
(三)成果初顯階段。依托泛海集團產業鏈,充分利用泛海共享資源,立足于高起點高要求,“泛海e生活”智慧城市服務平臺終于在2017年10月正式上線,11月30日,由中國信息化智慧社區專業委員會、武漢市智慧城市發展中心、區經信委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對“泛海e生活”智慧城市服務平臺系統進行了評審驗收,并一致通過,目前在CBD工作、生活的人員已有近3000人注冊認證,500多人實時在線,平臺基礎管理、健康管理、資產管理、泛海生態圈相關功能模塊作用已初顯成效,為加快智慧CBD建設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果,同時標志著泛海物業在新時代物業服務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更為實現智慧城市、集團智慧化布局奠定了基礎。
二、從無到有,彎道超車,搭建一流智慧服務平臺。
(一)開發背景。十年前,武漢人對CBD還很陌生,所在地王家墩在武漢人印象中就是一個機場,一個禁區,少有人涉足。集團領導一直非常關注武漢CBD的建設與管理,多次指示建設好、管理好一流的CBD。武漢物業公司遵照領導指示精神,秉承泛海物業“真誠相伴百年知己”的核心服務理念,力求為廣大業主、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當接到集團、物業總部將武漢物業公司定為智慧服務平臺建設試點項目的消息時,武漢物業公司全體人員既感到興奮與驕傲,也深刻明白自身肩負的責任和任務。在公司領導的周密部署下,成立了平臺開發建設專班,并責任到人,著力推進智慧城市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快速發展。
(二)開發條件。十年過去,CBD建設從無到有,舊貌換新顏,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民生金融中心、泛海國際SOHO城、泛海城市廣場購物中心、泛海喜來登酒店已投入使用,武漢中心、時代中心、招商銀行即將交付入駐,形成了以高端寫字樓和金融機構為主的商務核心區域,王家墩公園、夢澤湖水體公園圍成的生態公園群,周邊環繞著櫻海園、香海園、蘭海園、松竹桂海園等宜居社區,武漢中央商務區成為城市高端商務人士聚集地,高新人才輸出地。為整合各方資源,壓茬拓展智慧城市服務平臺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
(三)開發歷程。平臺的核心體系我們沒有照搬其它類似的產品,軟件公司完全按照我們的要求從零開始開發,充分體現了泛海原創特色。在此之前,每一個模塊的實施、測試、復核、培訓等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在物業總部的精心組織下,集總部、武漢物業公司平臺搭建骨干人員力量,分別就每一模塊的運行機制、工作流程、運行規則進行反復討論,形成一定成果后交由軟件公司進行研發。每一個規則的編制,都傾注了泛海物業人的心血,彰顯了泛海物業人的創新精神。
(四)落地實施。在實施期間,武漢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完成了海量的數據處理、不間斷的數據檢查、新需求的引入、反復的測試檢驗等工作。據不完全統計,繳費管理系統中實施完成數據整理核對共計98600余條,包含財務的應收、實收、預交、押金、優惠等;設施設備管理完成設備臺賬數據整理31000余條,制定設備分類1700項,設備巡檢標準1050項、大中修、維保標準280項;完成物料列表數據整理2800余項;建立房產資源庫12600戶,空置房1200戶;完成客戶檔案信息整理并錄入18300條;新需求修改430余項。
從平臺啟動建設到正式上線實施,僅僅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平臺的先進性、創新性、實用性等方面超越了同類產品,并且建設費用也遠低于其它公司。
三、克難攻堅,千方百計確保平臺落地,線上線下互動助推服務提檔升級。
(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為保證平臺能安全落地,在平臺實施階段初期存在許多業務流程不通暢、數據不匹配的問題,以及許多模塊內容還是空白的情況,武漢物業公司全員齊心協力,克服時間緊,任務重,人員不足等困難,組織骨干人員開會討論,現場溝通、現場解決,根據項目入住率、實際戶數,制定推廣任務指標,將任務合理按月分解,避免了多頭管理、重復勞動的情況。使得平臺建設平穩有序、井井有條。
(二)落實平臺培訓工作。在平臺建設過程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就是培訓。只有員工熟悉了平臺建設要求、平臺功能,才能更好地使用它,推廣它。截止12月,包括總部、武漢物業公司集中培訓和單獨項目培訓的場次就多達50余場,1200人次參加,針對特殊使用人群提供一對多指導,一對一教授,確保了全員熟練使用平臺,推進了平臺上線進度,為平臺推廣工作的扎實開展提供了保障。
(三)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平臺宣傳推廣事宜。“泛海e生活”平臺搭建完成后,要宣傳、要推廣,武漢物業公司積極研討平臺推廣方案,分別組建推廣團隊,設置推廣員二維碼,為每個推廣人員都設置唯一的二維碼,統計通過推廣員二維碼注冊的客戶數據,并作為推廣員考核的數據基礎,從而有效促進推廣任務分解。在園區關鍵位置布置易拉寶、海報,管理處前臺、財務繳費出擺放宣傳單頁,園區宣傳廣告欄制作推廣專版;編寫推廣微信稿,利用新媒體在住戶圈內推廣宣傳;同時組織園區推廣活動,聯合周邊商戶完成20多場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完成宣傳推廣工作。同期,針對推廣的方式方法、專業術語,組織推廣員進行現場模擬演練,并及時組織推廣會議,集思廣益,收集推廣階段遇到的問題,分享推廣心得等等。
平臺建設的實施過程是一個艱苦的、反復的過程,正是因為有公司全體員工堅定信念、持之以恒、勠力同心的團隊精神,“泛海e生活”智慧城市服務平臺才能在武漢CBD蹄疾步穩地推廣開來。
四、展望未來,為集團在CBD全產業落地夯實基礎,再立新功
(一)整合泛海自有資源,打通資源共享縱深連接。“泛海e生活”平臺能夠有效整合泛海金融、地產、商業、酒店等集團現有產業資源,引導用戶深度參與交互、鼓勵員工自主參與平臺建設,把物業管理行業相關的“物”聚合在平臺上,把用戶、員工和資源所有者以及利益相關者凝聚為收益與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構筑新型物業服務生態圈,實現財富管理、保險證券全產業鏈的共享價值。
(二)整合政府職能資源,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伴隨著前期已與政府部門進行過較深入溝通交流的結果,“泛海e生活”平臺可以整合政府部門養老醫療、社會保障、公共衛生服務、政策咨詢、事務辦理、教育培訓、勞動就業等多種公共服務于一體,使政府職能、社區職能有效結合,居民和商家以及來往CBD的人士在手機終端就能享受到政府職能、社區職能的便利體驗,讓居民、商家從平臺中獲得滿足感、幸福感。
(三)整合社會大數據資源,助力泛海品牌口碑升級。集團大力支持“泛海e生活”平臺在武漢的發展,為泛海物業在武漢市整合社會資源,創建智慧物業提供了必要條件。“泛海e生活”平臺平穩運營后期,可以同社會其它公共資源對接,集成轄區政務辦理大數據、交通大數據、生活娛樂大數據等相關信息到平臺,為轄區內廣大市民提供方便、優質、高品質的物業線上服務,將周邊“一公里商圈”切實納入“泛海e生活”版圖。
展望未來,我們有信心通過“泛海e生活”智慧城市服務平臺的開發,使得“創建一流CBD”的集團目標早日實現,為集團在武漢實現全產業落地夯實基礎。同時,為助推泛海品牌形象在廣大民眾心中生根發芽再立新功。